每當元宵節或冬至,那一顆顆圓圓的糯米糰子,呼嚕嚕進到人們嘴中,軟糯甜膩,但你知道,你在吃的究竟是「元宵」還是「湯圓」呢?
文章大綱
元宵和湯圓時令和意義不同
元宵是過年的農曆十五元宵節的食品,是象徵讓一家人過年後再度團聚,也讓人們寄託新的一年的心願,開始新的展望。
湯圓則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,為一年中白日最短的一天,華人有搓湯圓祭拜祖先的習俗,湯圓也象徵團圓的概念。
元宵和湯圓餡料大不同
元宵內餡通常為甜的固體餡料,大多只有素食。
湯圓內餡就較為多變,可以是無餡的紅白小湯圓,也可以包甜鹹餡料;也有葷食的選擇,例如包肉餡的鹹湯圓也是深受大家喜愛;甜的也不限於固體餡料,就像我們一口咬下,甜甜的芝麻餡或花生餡滿溢出來的甜湯圓。
元宵和湯圓工法大不同
這兩類食品在製作工藝上存在明顯差異,具體來說,元宵是通過搖晃的方式形成的,而湯圓則是透過手工揉捏製成的。
元宵的製作上,首先將餡料切好後,放到鋪滿糯米粉的竹篩上,開始搖晃篩子,讓餡料裹上薄薄糯米粉,反覆噴水讓元宵能繼續沾附糯米粉(有些地方會過幾秒滾水),最後不斷重複裹粉和翻滾的步驟,而形成適當大小的糯米糰;這種做法會讓糰子的口感比較有嚼勁。
湯圓則是先將糯米粉加水搓成糰,將餡料直接包入糯米糰中,與包餃子雷同;而湯圓的皮是將糯米粉加水揉成糯米糰,這種作法較能保持水份,因此吃起來比較軟糯。
元宵和湯圓由來
元宵節賞燈是因為禮佛!
元宵節和冬至最大的不同,是元宵有賞燈籠的習俗。
元宵節節日訂立於西漢時期,漢武帝劉徹(西元前156年-前87年)詔司馬遷建立「太初曆」,建立新年的正月初一,而正月十五為新年的第一次滿月之夜,漢武帝信奉「太一神」,在滿月時會在宮殿內祭祀。
東漢末年元宵節才轉入民間,形成民間習俗;漢明帝劉莊(28年—75年)篤信佛法,命令正月十五在宮廷內點燈祭祀,而民間也開始紛紛效仿,漸漸的元宵節點燈的習俗開始確立。
冬至為了圓滿、接續節氣
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這天是正中午影子最長的一天,也是白天最短,晚上最長的時候;在農民曆上是一年節氣的起迄點,因此是僅次於新年的大節日!冬至其實有許多習俗,例如進補、吃豬腳麵線等等。
冬至吃湯圓寓意圓滿,而最傳統的紅白小湯圓有陰陽相接的含意,代表節氣的相接,用「圓」迎接陽氣之意。
免費訂閱電子報
歡迎大家免費訂閱<<米蘭達說>>電子報,這個網站上不時會有烘焙、寵物、生活科學等各方面的小知識,豐富你我的生活喔!
歡迎訂閱<<米蘭達說>>電子報!
輸入你/妳的電子郵件,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喔!
參考來源
[1]https://pixabay.com/photos/lantern-festival-dumpling-tradition-2089844/
[2]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87442
[3]http://sc.people.com.cn/BIG5/n2/2022/0215/c345459-35134408.html
[4]http://big5.www.gov.cn/gate/big5/www.gov.cn/node_13949/content_803046_2.htm
[5] https://pixabay.com/photos/sweet-dumpling-winter-solstice-585150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