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願意遠離同溫層,去逼迫自己突破思考的界線嗎?

哲學,在求學過程中,這一直是一堂令學生退避三舍的學分;但它其實離生活不遙遠,或許就存在在每天起床、洗臉、刷牙之間。

和平比戰爭好嗎?你需要的是哲學

這本書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是,作者最初要學習「哲學」的動機,是因為無法勸退邊境的戰爭。當好不容易調停成功,兩邊卻又因為小事情挑起紛爭;當再度調停時,作者卻遭到質問:「為什麼不能用攻打搶奪他們想要的東西呢?」

於是作者意識到,光靠目前的口舌阻止戰事,都只能是一時的安撫;從文化背景上差異過大,價值觀大相逕庭的情況下,該怎麼告訴好戰的民族「和平比戰爭好」呢?

當作者困在這樣的瓶頸時,他的朋友說,你需要的是「哲學」!

從語言開始:不知道時,真的能說話不知道嗎?

在能夠探討思考境界之前,此書先討論了我們溝通的基本工具:語言。

精準的語言才能夠真實的探討和推進,首先這裡就凸顯了我們東方文化隱晦又惱人的表達方式。

當你不知道時,真的能夠說不知道嗎?

雖然古人說:「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」,但在我們這樣的文化背景下,能夠有勇氣這麼做到的人,寥寥可數。

畢竟從我們在學校和家庭的教育,常常因為說不知道,而導致偏向「懲罰性」的結果。

例如,在老師教學之後反問學生問題,當說了「不知道」,即將迎來的,會是譴責「剛剛不是才教過?」,在家中和長輩說「不知道」,也會受到長輩鄙夷「你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?」,在這種文化下長大,或許保持靜默或是不說出「不知道」,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,因為不需要受到責備,也不會自信心受挫。

有這樣的文化背景,去到凡事都追問到清楚透徹的哲學課程上,免不了一番慘烈的碰撞。

哲學老師問作者在法國哲學課堂上,當哲學老師問了問題,作者回答「只知道一點」,當場被問的體無完膚。

哲學老師:你對xx學說熟悉嗎?
學生:不是很清楚。
哲學老師:什麼叫「不是很清楚」?是知道,還是不知道?
學生:只知道一點點。
哲學老師:那告訴我知道的一點點是什麼。
學生:…。
哲學老師:你到底知道還是不知道?
學生:對不起。
哲學老師:你跟我說「對不起」做什麼?這時候你應該說「對不起」嗎?
學生:…我應該說「我不知道」。
哲學老師:沒錯,答對了,你剛才的答案應該是「我不知道」。
—節錄自06章節

這段對話,開啟了我的省思。

如此平凡的一句「只知道一點」,卻引來一段哲學思考,平時我隨意拋出這句話多少次了,但我又何曾真的思考過我的動機呢?

我們模糊的對話,是怕說的太清晰而傷人嗎?是怕惹麻煩?還是不敢百分百承認自己,因此給自己一個似是而非的描述?

首先來想想,說「不知道」,有好或是不好的含義嗎?從我們生長環境和經驗,說出「不知道」常常和丟臉的情緒連結,或是和負面的意義有關,但其實字面上,「不知道」應當沒有正面負面的區別,單就以你目前知識範圍是否囊括來段論。

但除了「知道」和「不知道」,有介於中間的回答嗎?例如「只知道一點」?

這裡書中繼續舉例討論,如果公主問王子:「你愛不愛我?」,王子回答:「一點點。」,那這樣是愛還是不愛?

當然是不愛。

哲學不會把世界變美好,但是能變清晰

哲學,不會將「只愛一點」的答案變成「愛」,也無法將「只知道一點」變成「知道」,哲學能給你的幫助,是將這些套上模糊濾鏡的語言變清晰,幫助你了解別人(或是你自己)真正想要表達的事情。